汉朝皇帝之汉成帝刘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汉成帝刘骜子女介绍

历代皇帝列表时间: 12-25 阅读: 评论: | 小编:谋历史网 - Www.50035.Net
谋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知识平台 QQ:7384656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继位,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汉成帝刘骜的生平事迹简介-世界历史网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去世,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刘骜的亲生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也正是从那一天起,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

  刘骜生活荒淫,先是专宠少年结发妻子许皇后,许后专宠20年,先后生下一儿一女,不久都早夭折,之后宠爱班婕妤,卫婕妤,班婕妤也有一子,也早夭折,后来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9年,皆无子,死后大权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

  太后王政君的七个兄弟都封为侯,老大王凤官位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开始崭露头角,王莽系王曼之子,王曼早死,王家其他兄弟封侯后,独王莽孤贫,王政君怜之,将王莽及其母供养于东宫,王莽屈节恭俭,勤身博学,事母及寡嫂恭谨周到,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仪,与其他王家子弟形成鲜明对比。

  伯父王凤有病,王莽亲尝汤药,衣带不解,通霄达旦,护理连月,王凤死前,将王莽托于成帝,王莽因此升黄门郎、射声校尉,后又封为新都侯,升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不骄不躁,愈为俭约,散衣物于宾客,收名士于门下,广交权贵,一时名声大振,在位者争相举荐,游士为之宣传,最终登上了大司马的位置。

  公元前7年2月,刘骜夜宿未央宫,第二天早晨起床,穿衣时,忽然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不久死于长安未央宫,在位25年,终年45岁,刘骜死后谥号为成帝。

1、幼年时期

  甘露三年(前51年),刘骜出生于甲馆画堂,是汉宣帝刘询的嫡皇孙,汉宣帝很喜欢他,亲自为他取名为刘骜,字太孙,经常把他放在自己左右。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刘骜的父亲汉元帝刘奭继位,由于是嫡皇孙,刘骜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常常陪伴于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后,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刘骜获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

  有一次元帝急招刘骜前来,他不敢横越驰道(皇帝专用道路),绕了一圈才迟迟面见元帝,元帝知道了整件事情之后,非常的高兴,也下令以后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驰道,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刘骜谨慎的一面,后来沉溺声色之中,常假借其同性情人富平侯张放的名义在长安郊外玩乐,元帝曾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山阳王刘康(汉元帝第二子,哀帝刘欣之父)为太子,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以及侍中史丹出力帮助保住刘骜太子之位的缘故,元帝没有付诸实施。

  西汉的皇权,从建国伊始就由三种力量构成,即皇帝、功臣和外戚,这三种力量几经消长,到元成以后,外戚王氏由于偶然机遇登上政治舞台,逐渐把持了大汉帝国的权柄,把西汉晚期的历史,演变成了王氏一家的兴衰史。

2、王氏发迹

  王氏的兴衰离不开这个家族的王政君,王政君是战国田齐旧贵族的后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齐国灭亡,王族式微,秦亡,其先祖田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田安失国之后,齐地的人就称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为“王家”,从此,他家的姓氏就由“田”改为“王”。

  武帝时期,王政君的祖父王贺曾任直衣绣使,后被免职,由原籍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迁往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的委粟里,王贺的儿子王禁是个酒色之徒,妻妾众多,繁衍了一个大家庭,他共生了四女八男:长女王君侠、次女王政君、三女王君力、四女王君弟;长子王凤、次子王曼、三子王谭、四子王崇、五子王商、六子王立、七子王根、八子王逢时。

  其中只有王凤、王崇和王政君是一母同胞,他们的母亲是王禁的发妻李氏。

  王政君生于本始三年(前71年),她的生母李氏生下三个孩子后,因为嫉妒丈夫娶妾太多,一气之下改嫁给河东的苟宾,王政君小时候跟随爷爷王贺住在山东时,曾许配过人家,但没等结婚,未婚夫就死了,后来东平王刘宇见她清秀聪慧,又聘她为姬妾,仍是没等过门,东平王又死了,王禁很迷信,就找个卜者为女儿看相算命,卜者说:“当大贵,不可言。”王禁听了这极富暗示性的话,便不惜重资,延师教她读书学经,还教习琴棋书画,熏陶贵族礼仪。

  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王政君年满18岁,王禁想起卜者“当大贵”的话,就想方设法把王政君送到宫中,做了一名宫女,没想到太子不经意的一指,王政君不但到了太子宫,而且不久就怀有身孕,第二年就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骜。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皇太子刘奭即位,史称汉元帝,封王政君之父王禁为阳平侯,仅过三天,又立王政君为皇后,第二年,又立才5岁的长子刘骜为皇太子,王禁的弟弟王弘也被委为长乐卫尉的重任。

  汉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王禁去世,其长子王凤继承侯位,并被任命为卫尉、侍中之职,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汉元帝的时候,王氏家族虽然纷纷窃据要津,骤然显贵,但还没有进入中枢,不仅如此,他们的权力还出现了每况愈下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元帝钟情于另外两个女人:傅昭仪和冯昭仪。

  傅昭仪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刘康被封为定陶王,此子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甚得汉元帝的欢心,父子二人“坐则侧席(紧挨着御座),行则同辇”,简直形影不离,从此王政君母子便被冷落一边。

  冯昭仪生子刘兴,立为信都王,后改中山王,在汉元帝观赏斗兽遭到黑熊袭击时,冯昭仪挺身而出而让元帝赞叹不已,倍加敬重。

  皇太子刘骜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但却是个酒色之徙,元帝不喜欢他,几次要把他废掉,而想立“多才艺”的次子刘康,正当王氏家族岌岌可危之际,外戚史丹与太子关系紧密,起而为太子保驾护航。

  汉元帝的幼子,中山王刘兴病故,太子刘骜赶来吊唁,但脸上毫无哀戚之容,元帝很生气,史丹立刻免冠谢罪,说是自己让太子故意节制悲伤之情的,以免感染元帝而过度伤心,元帝这才稍稍消解了对太子的怨怒之气。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病卧后宫,傅昭仪及其儿子定陶王刘康,常在榻前侍奉,而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却难得见上皇帝一面,王政君和刘骜忧心忡忡,一筹莫展,就在这关键时刻,史丹借着贴身宠臣的身份可以直入寝殿探病,趁寝殿中只有元帝一人时,他独自闯入室内,伏在元帝床前声泪俱下地为太子求情。

  元帝心肠软,“优游不断”,见史丹泣不成声,竟大为感动,长长叹了一口气,表示不会废黜太子,史丹听后心里有底,连连叩头请罪,汉元帝接着说:“我的病恐怕不会有好转的可能,希望你好好辅佐皇太子,不要辜负我的重托!”皇太子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

  五月,元帝去世,六月,20岁的太子刘骜继位,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王氏家族真正时来运转了。

3、王氏擅权

  在元帝晚年,王政君、成帝和王氏家族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政治危机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失去权力的可怕,所以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紧紧抓住权力并坚守勿失。

  王政君最信得过的是娘家人,于是王凤乘此时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总理朝政,开王氏擅权的先河,但王氏擅权所以得以实现,又与汉成帝和王莽相关:首先,汉成帝打击宦官势力,汉成帝下诏,用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石显为长信中太仆,这是太后宫中管车马的官,秩中二千石,石显原来为中书令,官秩虽仅千石,但位于决策核心,石显原先的走卒,时任丞相的匡衡和御史大夫的张谭等便联名上疏揭露石显及其党羽过去的罪恶,于是石显被免官逐回家乡,石显死于中途,他的走卒也纷纷被免官。

  其次,汉成帝利用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成帝继位,王凤首先排挤了能力强、名声大的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又迫使皇后之父许嘉引退,“将军家重身重,不宜以吏职自累,赐黄金二百金,以特进侯就朝位”。

  再次,王凤排挤丞相王商,这个王商与王凤的弟弟同名,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人,他的父亲王武是汉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马车骑将军,这也是一支活跃于元、成政坛上的外戚家族,当时,惟一能与王凤相抗衡的,就是王商,王商在政坛上稳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识见和能力,都不在王凤之下,两人在许多问题上议论不同,关系渐渐紧张。

  王凤与外戚史丹合谋,派人秘密调查王商的隐私,又教唆频阳(今陕西富平)人耿定上疏诬陷王商,汉成帝觉得难以查证,可是王凤坚持要查办,成帝无奈,只得免去王商的丞相职务,王商被免相仅三日,就大口吐血,悲愤而死,其子弟亲戚有在宫中任职的,一律被赶出长安城,至此,王凤专制朝政,已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

  第四,王莽崛起,王氏家族飞黄腾达、炙手可热的时候,却有个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王凤的二弟王曼,因为早死没有封侯,王曼的第二个儿子叫王莽,字臣君,生于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王莽的相貌其丑无比,大嘴叉,短下巴,金鱼眼,红眼珠,大嗓门,声音嘶哑。

  王莽的哥哥与父亲一样早早就死了,所以王莽年纪轻轻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王政君当上皇太后那年,王莽仅有14岁,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

  被王氏家族冷落的王莽母子,只好相依为命,过着十分清寒的生活,年轻的王莽与他那些飞扬跋扈的堂兄弟们截然不同:对内孝敬寡居的母亲,照顾兄长的遗孀,耐心教育顽皮的侄子;对外结交一些英俊的朋友,又拜当时著名的学者陈参为师,攻读经书孜孜不倦,待人接物恭敬有礼,尤其是侍奉执掌大权的伯父、叔父们,更是小心翼翼。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王莽从不跟堂兄弟们去寻欢作乐,而是洁身自好,表现得谦恭谨俭、温文尔雅,处处表现出一个年轻儒者的风范,由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执掌朝廷大权的伯父王凤病倒了,王莽在床前尽心竭力地侍奉伯父,几个月如一日,衣不解带,最后累得蓬头垢面,疲惫不堪,王凤大受感动了,临死时拜托皇太后王政君和外甥汉成帝,让他们关照一下王莽。

  随后,王莽有了第一个职务——黄门郎,在24岁的时候,王莽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大司马王商,也感到这个侄子不同凡响,向成帝上书愿将自己的封地分一部分给王莽,其实就是要求皇帝给王莽封侯。

  另外一些朝廷大臣也都看好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纷纷向皇帝称赞王莽,王莽立刻名声鹊起,引起了成帝的极大关注。

  永始元年(前16年)五月,汉成帝下诏封王莽为新都侯,封地在南阳郡新野的都乡(今河南新野县境内),食邑1500户,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身兼数职,进入了朝廷政权的核心,年仅30岁的王莽,这时已跃居几个叔叔之上,成了很有权力地位的重臣了。

4、男宠张放

  汉成帝有一个男宠——张放,史书上记载他“少年殊丽,性开敏”,就是又美又聪明。

  汉成帝对他十分宠爱,平日里“与上卧起,宠爱殊绝”,还将张放提拔成中郎将,两人夫唱夫随,经常微服私访,汉成帝经常在外出游玩时假称是张放的家人,由此可见张放当时受宠的程度。

  然而此事引起了一干人士的不满,于是各种言论就传到了太后耳中,再加上几个国舅的煽风点火,太后就将张放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

  汉成帝对张放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对张放是茶不思饭不想,不堪其苦,多次召张放回京团聚,之后又迫于压力把张放放逐,据史书记载,“故常涕泣而遣之”,如此反反复复,除此之外成帝还“玺书劳问不绝”,千里传递情书;之后则顾忌赵氏姐妹不再进行;而张放则因为日夜思慕成帝,“放思慕哭泣而死”。

5、许后专宠

  从汉成帝即位时起,就花了大量金钱,建造霄游宫、飞行殿和云雷宫供自己淫乐,他最初专宠少年结发妻子许皇后,前后20年,生了一儿一女,皆夭折,这引起了王氏集团的担心无嗣,让汉成帝恩宠六宫,后来许皇后色衰,成帝便也移情别恋。

  汉成帝冷落了许皇后,开始宠爱班婕妤,班婕妤生了一个男孩,数月即夭折,班婕妤美而不艳,丽而不俗,又博通文史,知书达礼,她没有一般女子“好妒”的毛病,把侍女李平进献给汉成帝,李平又得宠幸,也被封为婕妤,汉成帝说:“当初孝武帝的卫皇后也从微贱而起。”因此赐李平姓“卫”,她就成了卫婕妤。

6、飞燕争宠

  时又数有灾异,刘向、谷永等皆陈其归咎于许皇后,说是由于她“专宠”造成的,于是,许皇后的“椒房掖廷用度”被减省了,甚至连皇帝的面也见不上了,许皇后一肚子怨气无从发泄,她的姐姐、平安侯夫人许谒背地里巫蛊恶毒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此事被赵飞燕揭发,许谒等人巫蛊被处死,许皇后连坐被废黜,后来被赐死。

  赵飞燕在控告许皇后的同时,把班婕妤也一并捎上了,班婕妤辩解,汉成帝没有处罚,赐黄金百斤。

  皇后的位置空缺两年,成帝有册立赵飞燕为后的想法,遭到了皇太后王政君以身世微,非侯门女阻拦,后由淳于长从中斡旋,汉成帝封赵婕妤父临为成阳侯,赵飞燕成了侯门之女,才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永始元年(前16年),立赵飞燕为皇后,同时晋赵合德为昭仪,又把昭阳殿赐给赵合德一人居住,为了感谢淳于长斡旋之功,成帝赐淳于长关内侯,不久又封为定陵侯。

7、燕啄皇孙

  成帝为了取悦新皇后,令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叫“合宫舟”,一天,成帝带着飞燕一同泛舟赏景,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一面轻歌《归凤送远》之曲,一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风骤起,险些将身轻如燕的赵飞燕吹倒,冯无方奉成帝之命救护,扔掉乐器,拽住皇后的两只脚不肯松手,飞燕则继续歌舞,此后,宫中便流传“飞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话。

  正当赵飞燕沉浸在母仪天下的荣华与威势之中时,却失了宠,得宠的是赵合德,从小与赵飞燕一起长大,对姐姐十分尊敬,在成帝面前为她百般回护,因而飞燕的地位并未因皇帝移宠而动摇,赵氏姐妹,尤其是赵合德,专宠十年有余,但两人皆无子。

  许皇后当太子妃及立为后20年,皇宫里没有存活的皇子,赵氏姐妹在位9年,皇宫里也没有存活的皇子,宫中有个叫曹伟能的女官,怀上了成帝的孩子,临到生产的时候,赵合德命中黄门田客拿着皇帝的诏书,毒死了曹姬,取走了婴儿。

  那婴儿被乳母张弃抚养了11天,即被宫长李南持诏书取走,不知下落,后来,后宫的许美人也怀孕了,成帝暗中派御医去探视,又送给许美人三粒名贵的养身丸药,做保胎之用。

  许美人生了儿子以后,赵合德知道了,大哭大闹了一场,最后胁迫成帝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赵氏姐妹的残忍令人发指,而汉成帝的昏蒙也无以复加,当时有讥刺赵飞燕童谣道:“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成帝死时45岁,从10多岁起,前20年,许皇后巫蛊后宫,导致后宫无子,后9年,赵氏姐妹迫害后宫,导致后宫无子,死前一年,皇太子只好给侄子当。

谋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谋历史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谋历史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小编推荐